知識分享
應對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全球供應鏈及商業策略的新時代
2025.09.01
歐盟的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不僅是一項氣候政策,更是一股正在重塑全球貿易、供應鏈運作及企業可持續發展策略的轉型力量。隨著CBAM從過渡階段(2023–2025年)邁向2026年全面實施,全球企業必須為其深遠影響做好準備。
CBAM是什麼?
CBAM是歐盟「Fit for 55」減排計劃的一部分,目標是在203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55%。該機制對高排放商品(如水泥、鐵鋼、鋁、肥料、電力及氫氣)進口徵收碳價,使其與歐盟碳排放交易系統(EU ETS)內部碳定價保持一致。
其目的是防止「碳洩漏」——即企業將生產轉移至氣候規範較寬鬆的國家——並確保歐盟與非歐盟生產商之間的公平競爭。
對供應鏈的影響
- 上游供應商
- 非歐盟供應商面臨提供準確產品排放數據的壓力。歐盟進口商需依賴這些數據計算CBAM憑證成本,該成本與EU ETS價格掛鉤。數據不準確或缺失可能導致罰款或失去市場准入。
- 主要挑戰:
- 對CBAM要求不熟悉
- 需建立排放追蹤系統
- 有被低排放競爭者取代的風險
- 進口商及製造商
- 歐盟進口商需向國家主管機關註冊、提交季度排放報告,並於2026年起購買CBAM憑證。這些成本將直接影響產品定價與市場競爭力。
- 策略應對:
- 繪製供應鏈圖以識別CBAM涵蓋商品
- 修改供應商合約以納入排放數據義務
- 投資低碳採購與技術
- 物流及數據管理
- CBAM為物流與合規管理增添新層次的複雜性。企業需追蹤產品及生產設施層級的嵌入排放量,這需要強大的數據系統與跨部門協作。
- 營運轉變:
- 強化可追溯性與報告基礎設施
- 將可持續性納入採購與貿易合規流程
- 使用數位工具進行排放追蹤與報告
商業影響及機遇
- 財務風險
- 自2026年起,CBAM憑證將成為重要成本項目。未做好準備的企業可能面臨每噸未申報排放量€10至€50的罰款。
- 法律及合約風險
- 進口商可能對供應商施加更嚴格的合約條款,包括對不準確數據的責任要求,可能導致合約重談或終止合作。
- 競爭優勢
- 積極去碳化供應鏈的企業可降低CBAM成本,並可能因低排放商品獲得價格溢價。CBAM亦促使創新與可持續技術投資。
全球連鎖效應
CBAM已開始影響全球政策討論。英國計劃於2027年實施自家CBAM機制,土耳其與澳洲等國亦在考慮類似措施,顯示全球貿易正逐步邁向碳定價制度。
企業下一步行動
- 進行CBAM影響評估
- 與供應商合作,建立排放數據能力
- 更新合約與內部合規流程
- 探索低碳採購與技術投資
CBAM不僅是一項監管挑戰,更是一個策略轉捩點。企業若能及早理解、適應並創新,不僅能確保合規,更能在低碳經濟中取得領先地位。
SGS是歐盟排放交易體系驗證的市場領導者,擁有逾 15 年經驗,驗證碳邊境調整機制涵蓋的所有行業的溫室氣體排放。憑藉我們的全球網絡,我們提供本地專家以您的語言提供的一系列碳邊境調整機制解決方案。
下一個
